由于发展临床实践指南(CPG)的资源有限,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病种。然而此前尚无筛选病种的标准化方案,且不同标准所得病种的优先顺序并不明确。近日,Borgonjen 等人在 JEADV 杂志探讨了如何进行指南选题,并总结出选题的 10 项标准。
此研究旨在为皮肤病种进行删选及排序,并探讨皮肤科指南选题的标准。
作者团队对荷兰 410 名皮肤科医生进行了调查,询问制定指南最需要关注哪 20 种皮肤病。同时,基于 5 分制里克特量表,通过文献查询及国内/国际指南制定者的努力总结出 10 项决定性标准,包括:
1. 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2. 实践中不需要的变异
3. 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的潜力
4. 实践的适用性、执行力
5. 科学证据的可及性
6. 利益相关者对指南的需求及要求
7. 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
8. 提高公共医疗质量的潜力
9. 在宏观经济层面降低成本的潜力
10. 疾病的死亡率
本调查共覆盖 157 种皮肤病,最终,作者给出了选题的优先排序。其中,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银屑病及特应性皮炎是最受瞩目的前 5 位指南选题。
下肢静脉性溃疡、血管炎、静脉曲张、荨麻疹、痤疮、莱姆病、皮肤型红斑狼疮、痒疹、梅毒、淋巴水肿、褥疮、化脓性汗腺炎、雄激素性脱发及大疱性类天疱疮位于前 20 选题之列。
另外 15 种皮肤病则有重叠的置信区间,依次是手部湿疹、肥大细胞增多症、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白癜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衣原体感染、淋病、红斑痤疮、丹毒、斑秃、寻常型天疱疮、硬化性苔藓、恶性雀斑样痣、多毛症及接触性皮炎。
全球范围的皮肤病专业组织已成功制定了最受关注的前 20 种皮肤病指南。 此外,国际合作制定指南有利于降低成本及最大化利用资源,特别对于重要性偏低的选题。同时,对排名前5位的选题,应具有国际/国内指南维护项目,以保证指南的不断更新。
在循证医学发展的时代,标准化的指南制定显得很有必要,它在指导正确选题上具有明确的标准,并可限制个体偏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