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过敏性疾病特异性诊疗体系:且行且实践

2015-11-30 19:24 来源:丁香园 作者:史云晖
字体大小
- | +

寻找中国特色过敏原

1937 年张庆松教授把变态反应学从美国引入中国,1956 年他带领叶世泰、顾瑞金等医生在北京协和医院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变态反应科。科室创建初期,叶世泰等医生首次用美国的过敏原制剂诊断中国的患者,发现这些患者的皮试结果均为阴性。面对这些具有典型花粉症症状的患者,前辈医生们开始思考:中国有没有花粉症?中国花粉症患者的诱因是什么?

于是协和变态反应科的医生们联合植物学家对北京周边的植物进行了大量调查。发现在北京周边长了大面积的蒿属植物,其花粉播散量非常大。他们通过用蒿属花粉浸液给患者做鼻黏膜激发试验和皮肤试验,最终确定蒿属花粉为致敏花粉。这是中国第一次确定自己的致敏花粉。


接下来,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领导全国数十家医院进行了大规模全国气传致敏花粉调查和真菌调查,以后又通过体内及体外特异性诊断试验,证实了葎草花粉也是中国北方地区夏秋季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的重要致敏花粉。

之后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们在临床实践中又不断地发现一些新的、具有中国特点的过敏原,并把这些发现用于患者的诊断,进行了 20 万次体外检测试验,最终明确了北方人群的致敏谱。

这一系列寻找中国特色过敏原的工作,都为形成中国特色过敏性疾病特异性诊疗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过敏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国外有何异同?

临床实践发现,我国北方地区,秋季有许多哮喘患者,这些患者往往合并花粉症。在夏秋季花粉症鼻炎的患者中,到底有多少人合并哮喘?这种哮喘的严重程度到底如何?这些患者从鼻炎发展到哮喘的自然进程是怎样的?

为了解答这些疑惑,协和变态反应科尹佳在 2001 年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纳入 1120 例患者,最终发现,夏秋季花粉症鼻炎患者当中有 53% 的人合并哮喘;在夏秋季花粉症发作的季节,有 16% 的患者需要进行急诊治疗。通过对自然进程的研究发现,如果不进行治疗,有 47% 的人会在 9 年之内发展成哮喘。同时,协和变态反应科还对皮肤试验和血清特异性 IgE 对患者检测的价值也进行了评价。

协和变态反应科将取得的成果与美国 Johns Hopkins 大学的专家进行交流。然而,这些国际顶级的专家们提出了他们的质疑——他们希望获得蒿花粉或葎草花粉引起夏秋季严重哮喘的循证医学证据。因为美国和欧洲经典的教科书认为花粉可以引起鼻炎,但很少引起哮喘,少数引起哮喘也是因为在特殊的雷雨季节才会发生。同时他们认为来北京协和医院的患者病情一般较重,所以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倚。于是,变态反应科又做了进一步研究,最终证实了夏秋季花粉可以诱发严重的哮喘,鼻炎发展到哮喘的进程是的确存在的。目前,全球过敏专科医生的共识是,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能阻止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唯一有效的方法。

精确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核心——过敏原制剂

中国的过敏原制剂研发起源于北京协和医院,研制和应用已经有 50 年的历史,十余年前协和过敏原制剂占整个中国市场的 90% 以上,诊治的患者数达千万以上,支撑着整个中国变态反应事业的发展。

早期协和过敏原制剂的特点是粗制品、价格极低。而且过去四十年国家药监管理部门没有注册的要求,除港、澳、台外,各省市超过 900 家医院在用协和的过敏原制剂。

2001 年至 2002 年间,国家药监局对过敏原制剂开始进行严格管控,多数医院因为协和医院的过敏原制剂没有批号而停止了使用。相当一段时间,全国仅有进口的尘螨注射制剂可以合法应用。而中国过敏人群是以亿计的,过敏原的多样性决定了过敏患者的多样性,尤其在中国北方地区,有至少数百万花粉症患者需要诊断和治疗,单一尘螨品种难以满足过敏人群多样的诊治要求,缺少合法的过敏原制剂已成为制约中国变态反应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于是 2002 年开始,在国家基金的支持下,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尹佳率领团队开始了过敏原标准化的研究。研究一直持续到现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个团队在国际上首次鉴定了葎草花粉主要致敏蛋白全序列,获得了天然和重组的纯化主要致敏蛋白,建立了葎草花粉主要致敏蛋白的定量检测方法,建立了户尘螨培养、收集、效价评定方法,建立了过敏原分离纯化、序列分析、活性鉴定及其定量方法的技术体系,建成了 9 种过敏原制剂的成品质量标准、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规程,并且对用这 9 种过敏原制剂做皮肤试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主编出版了国内首个国产过敏原制剂的临床应用指南。

经过多次的递交、修改与再次递交,北京协和医院终于在 2012 年获得了 9 种北京市药监局批准的过敏原注射制剂医疗机构制剂批件,其中 8 种是我国药监部门历史上首次批准。这 9 个批件使得这 9 种过敏原制剂在药监局的监管下在各医院之间流通使用成为了可能。中国的百姓第一次有了合法的过敏原制剂,这个数十年的临床研究成果终于也实现了一个产业的转化。

据统计,目前北京协和医院每月有 8000 例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每年有三万多例次。检索已发表的文献,有 8.27 万人用协和医院的制剂进行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文献中用该制剂进行免疫治疗的人数达 1.79 万。

从首次发现蒿花粉是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致敏花粉至今,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学科不断壮大,至今已经培养三千多名专业人才,为全中国变态反应专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00 年协和变态反应科的教授们发起创立了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协和变态反应科是 1 至 4 届主委单位;2007 年创办了中国首个变态反应杂志——《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近几年协和变态反应科获得了科技部国家重大新药专项和北京市科委的支持,正在研制 3 种花粉疫苗新药,目前正在进行 16 种过敏原皮肤点刺试剂的临床试验,同时也建立了新的药物研发团队。

从第一次发现蒿属花粉是中国过敏人群的过敏原,到今天的新药研发,协和的前辈做了非常出色的工作,协和的年轻医生是幸运的,他们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而这一代协和人也要为未来更多的年轻人打好基础。尹佳教授相信,未来的过敏原制剂,一定远比现在的先进。尹佳教授带领的创新团队,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也会将分子诊断、精准医学的先进理念运用到药物研发中,做中国自己的过敏原产业和研发事业,为中国过敏性疾病患者服务。2016 年北京协和医院的过敏原研发基地将在榆垡建成,它将为协和的过敏原制剂研发插上新的翅膀,创造新的辉煌。

链接: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教授介绍

从事过敏性疾病诊治和临床研究 26 年,擅长各种过敏性疾病疑难病症的病因学诊断和治疗。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三至四届主任委员、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主编、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审评专家、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欧洲变态反应学会(EAACI)、美国变态反应学会(AAAAI)、美国变态反应医师学会(ACAAI)会员;亚太变态反应组织理事会常务理事,世界变态反应学会(WAO)中国代表。担任国内国际多家学术期刊编委。

带领团队研发的 9 种过敏原免疫治疗制剂获北京市药监局批准文号;通过医院之间调剂可广泛用于全国变态反应临床,解决了针对中国数千万过敏性疾病患者病因特异性诊断和免疫治疗的基本问题。主编出版我国首部变应原制剂临床应用指南《北京协和医院变应原制剂临床应用指南》;获国家级科研基金 10 余项,累计 4000 余万。作为总 PI,牵头完成 6 项全国多中心临床药物注册试验。获国家发明专利 6 项;发表文章 60 余篇;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奖三等奖一项;中国医学科学院转化医学成果奖一项;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一等奖两项;2010 年获美国变态反应专科医师学会(ACAAI)世界杰出过敏医生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的大陆医生。

图片均由尹佳教授提供

丁香园通讯员史云晖根据尹佳教授在第六届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大会上的报告整理

编辑: 史云晖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