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黑色素瘤细胞性皮肤癌症是西方白种人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其中,散发性基底细胞癌(BCC)占所有非黑色素瘤细胞性皮肤肿瘤的 80% 以上。目前,肿瘤治疗的标准方案为外科切除,治愈率可达到 95%~98%。当下研究发现,非甾体抗炎药和维生素 D 衍生物参与靶向调节基底细胞癌的病理生理学进程。
在近期 JAAD 杂志上,来自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学中心皮肤科学系 Tjinta Brinkhuizen 教授等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 II 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局部 3% 双氯芬酸钠软膏联合 3 μg/g 骨化三醇治疗浅表基底细胞癌(sBCC)和结节型基底细胞癌(nBCC)的效果。
研究人员共纳入 128 例确诊为基底细胞癌患者,其中浅表型基底细胞癌 64 例,结节型基底细胞癌 64 例。然后随机分为给予双氯芬酸钠的单药组、给予骨化三醇的单药组、同时给予双氯芬酸钠和骨化三醇的联合用药组以及未给予任何药物处理的对照组。
经患者自行用药 1 日 2 次、共 8 周后,行肿瘤切除术。研究结果主要评估治疗后癌症增殖扩散程度,即 Ki-67 蛋白表达水平,和抗凋亡情况,即 B 细胞淋巴瘤(Bcl-2)免疫组化结果。研究次要评估指标包括肿瘤组织学清除率、不良反应事件以及患者耐受情况。
研究结果发现,较对照组相比,双氯芬酸钠单药组和联合给药组的 Ki-67 和 Bcl-2 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此外在肿瘤组织完全退化率上,双氯芬酸钠单药组浅表型基底细胞癌退化率为 64.3%,联合给药组浅表型基底细胞癌退化率为 43.8%,而对照组浅表型基底细胞癌退化率为 0.0%。
然而对于结节型基底细胞癌,双氯芬酸钠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在用药不良反应时间分析上,双氯芬酸钠组、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事件均为轻度至中度,患者耐受良好。
综上,研究人员认为,局部双氯芬酸钠可作为浅表型基底细胞癌的新兴治疗方案。由于双氯芬酸钠的治疗机理与传统的非侵袭性治疗方案并不相同,因此,后续还应进一步探究双氯芬酸钠具体的药理作用。对于此次研究,研究人员认为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样本容量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