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2018 | 关于STD和SLE,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

2018-06-28 09:43 来源:CSDCMA资讯平台 作者:
字体大小
- | +

1.jpg

感染性皮肤病新挑战 1

2.jpg
图为感染性皮肤病新挑战专场主持人。

2018 年 6 月 22 日下午 16 点到 18 点,在滇池国际会议中心丁香厅,以感染性皮肤病新挑战为主题的第一场学术会议----性传播疾病顺利举行。

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伦文辉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邹先彪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玉叶教授担任大会主持人,元慧杰医生、刘全忠教授、王千秋教授、周平玉教授、徐哲医生、李玉叶教授带来了精彩报告。

3.jpg
图为感染性皮肤病新挑战专场讲者风采。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元慧杰医生首先带来了题为「输入型发疹性传染病」的演讲,通过典型病例的诊疗经过,介绍了罗阿丝虫病、播散性球孢子菌病和利什曼病三种输入型传染病的流行及诊治,发现随着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变化,地方性流行病的定植区域可能已超出以往传统认识的流行区域,应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

紧接着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刘全忠教授带来了题为「破溃性腹股沟包块的鉴别诊断」的报告,以疑难病例为引,主要从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等方面阐述了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软下疳三种易出现破溃性腹股沟包块疾病的诊治与鉴别要点,突出了早期诊断对疾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性。

随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防治所的王千秋教授带来了题为「性病防治面临的挑战」演讲,从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等常见性病的流行,病原体耐药,快速有效诊断方法的缺乏,性病单剂治疗方面的挑战,性病疫苗的研制和开发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性病防治领域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当前临床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性病防治研究做出展望。

再接着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周平玉教授做了题为「性传播疾病相关皮肤表现」的报告,通过艾滋病、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几种常见性病的相关病例和图文资料生动展现了性病相关皮肤表现的临床特点,对相关疾病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然后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徐哲教授医院向与会者报告了「儿童常见感染性皮肤病的诊疗」,介绍了川崎病、手足口病、单纯疱疹、卡波西水痘样诊、带状疱疹、浅部真菌病等儿童常见皮肤病的诊疗要点,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强调了早期发现早期诊疗的重要性。

最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玉叶教授给大家带来了题为「艾滋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治」的精彩报告,从病原学、发病机制、科研成果、精彩病例分享、治疗和管理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艾滋病合并念珠菌病、马尔尼菲蓝状菌病、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内容丰富,逻辑性强,为早发现早治疗挽救患者生命提供了依据。

4.jpg
图为会场一隅

本次会议各位讲者为大家带来了自己对相关疾病的临床经验、诊疗体会和研究成果,给与会者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提供了指导。会后,邹先彪教授、伦文辉教授、李玉叶教授向大家的积极参与表达了欢迎与感谢,并希望大家在性病及相关领域做出更好的成绩!

通讯员:李云会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走进壁报 1

6 月 22 日 19:00,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走进壁报 1」专场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茉莉厅拉开了帷幕,本专场共有 40 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师对壁报进行了展示,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郑捷教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许爱娥教授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曹双林教授担任了会议主持。

  • 本场的报告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包括了临床相关的罕见病例报告,还有许多科研成果展示。

上半场以病例报告为主,首先由来自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孔雪医生给大家带来了一例不典型播散性丘疹型环状肉芽肿合并斑秃的病例,继而由来自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刘亚乐医生汇报了一例发疹于右手背的 Sweet『s 病患者。

除此之外,本场还有许多精彩的罕见病例展示,如表现为连续性肢端皮炎样的增殖型天疱疮 1 例,本例患者为 Hallopeau 型增殖型天疱疮,即该类型天疱疮的少见变型;耳后部位的原发性顶泌汗腺腺癌则报告了一例在耳后这种生理条件下几乎无顶泌汗腺分布的部位发生的 81 岁女性 PASGC 患者。

下半场除了病例报告,还有来自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的罗勇奇医生带来的 20 例儿童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临床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李锁医生报告的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及 BP180 NC16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在大疱性类天疱疮诊断中的意义以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婷婷医生汇报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过敏原特异性抗体 IgE 检测结果分析等病例总结性及科研进展报告。

会议主席对讲者的壁报做出了精彩点评,认为临床医生可以利用临床工作的优势,从日常接触的大量病例入手,不仅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罕见病例,也可以培养自己对于科研的兴趣,希望在未来有越来越多的精彩病例被报道。

通讯员:元慧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热点技术:化学剥脱术临床应用

5.jpg
图为学术气氛浓厚的热点技术:化学剥脱术临床应用现场。

2018 年 6 月 22 日 19:00-21:00,拥有众多「粉丝」的热点技术「化学剥脱术」仍在继续,由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王玮蓁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李利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栗玉珍教授担任主持,虽然已到晚上,但是参会代表学习的积极性仍然很高。

本栏目不仅有美籍华人陈泽仪教授讲授不同化学剥脱剂的临床应用,还有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李利教授、蒋献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涂颖博士分别对现在热门的果酸、水杨酸、复合酸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陈晓玫博士还分享了羟基乙酸治疗手部皮肤老化。

本栏目从化学剥脱技术的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解析各类换肤技术适用的人群及其带来治疗效果,期望能造福更多损容性皮肤病患者和求美者。

6.jpg
图为热点技术:化学剥脱术临床应用现场专家学者共同交流。

通讯员:杨建婷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瘙痒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专场

7.jpg
图为瘙痒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专场。

6 月 22 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皮肤性病学年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序幕。第二届瘙痒专场也于下午 16:00 时如约而至,吸引了 100 余位皮肤科同道前来聆听。本专场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勇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宋志强教授担任专场主席。

8.jpg
图为瘙痒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专场讲者风采。

首先由杨勇教授系统的介绍了瘙痒研究的动物模型。杨勇教授向大家讲授了目前常用的急性瘙痒及慢性瘙痒研究中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在润燥止痒胶囊中的应用,提出了润燥止痒胶囊可有效的治疗特应性皮炎等慢性瘙痒的观点及研究依据。

接着宋志强教授为大家讲解了慢性瘙痒的 5 大分类的具体内容、临床上治疗慢性瘙痒的基本原则和治疗方法。

第三位讲者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徐哲教授,他结合切身的临床体会,为大家介绍了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方法,同时针对婴幼儿湿包裹和外用激素等治疗与在场的观众展开讨论。

接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蔡涛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赵嘉惠博士分别针对 TRP 通道在瘙痒中的机制研究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报告,介绍了目前她们在 TRP 通道领域针对外周及皮肤瘙痒的相关研究工作。

最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项红兵教授介绍了黄疸瘙痒的动物模型及相关的脊髓研究机制,北大医院胡凌寒博士为大家介绍了近 5 年来国际上发表的外周及中枢领域瘙痒研究的重大成果,内容详尽丰富。

本次瘙痒专场会议圆满举办,专家们的精彩演讲获在场同仁一致好评。这体现着瘙痒的机制研究正被广泛的关注着。本专题演讲秉承大会「学术引领,继往开来」的理念,极大的促进国内瘙痒研究的交流,推动瘙痒治疗措施的进步与提高。

通讯员:赵嘉惠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处理

9.jpg
图为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处理专场主持人:陆前进教授、肖生祥教授、段西凌教授。

2018 年 6 月 22 日下午 14 点到 16 点,在百合厅 1,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红斑狼疮疾病研究中心组织的以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处理为主题的一场学术会议顺利举行。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肖生祥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段西凌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陆前进教授担任大会主持人,黄慈波教授、彭红教授、邓丹琪教授、郭庆教授、陆前进教授、李晓岚教授带来了精彩报告。

10.jpg
图为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处理专场讲者们与大家分享精彩病例。

北京大学风湿免疫科的黄慈波教授首先带来了题为「血流灌注治疗红斑狼疮」专题发言,黄教授从一个红斑狼疮具体病例入手,介绍了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并基于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引出免疫净化疗法,就免疫净化疗法历史、适应症以及疗效等进行了深入阐述。

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科的彭红教授报告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弥漫性肺疱出血呼吸科诊治经验」,彭教授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就 SLE-DAH 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程序及具体治疗措施做了详细介绍,彭老师最后总结 DAH 在呼吸科的治疗主要是对症、病因治疗和生命支持治疗。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邓丹琪教授的专题发言题为「红斑狼疮难治性皮损的对策」,邓教授展示了大量的 SLE 难治性皮损,图文并茂,内容详实,台下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郭庆教授做了「治疗 SLE 免疫抑制剂的选择与注意事项」的专题发言,郭教授先介绍了 SLE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选择策略,然后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就不同轻、中、重度活动性 SLE 进行治疗策略推荐。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陆前进教授带来了「重症红斑狼疮救治实战解析」的精彩发言,陆教授是我国自身免疫相关皮肤病方面的权威专家,陆教授讲授介绍了两例多器官严重受累的重症红斑狼疮的救治经过及经验体会,特别强调了要果断采取措施挽救重要器官的功能,防范并发症的发生。对广大皮肤科临床医生正确处理重症红斑狼疮的救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晓岚做了「TNFAIP3 表达水平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 B 细胞功能的初步研究」的论文发言,李教授发现 NF-κB 可能就某种正反馈机制调控 TLR7/9 的表达并诱发自身活化,加重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组织炎症,并最终诱发 SLE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次会议各位讲者为大家带来了自己关于难治性红斑狼疮处理的临床思路和策略,给与会者在临床工作中提供了指导。会后,陆前进教授向大家的积极参与表达了欢迎与感谢,并希望红斑狼疮疾病研究中心在大家的共同参与、努力下成为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

通讯员:陈勇健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第八届「澳美杯」知识竞赛决赛

11.jpg
图为第八届「澳美杯」知识竞赛决赛选手及专家风采。

北京时间 2018 年 6 月 23 日 14:00 时,第八届「澳美杯」知识竞赛决赛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 7 号馆百合厅隆重举行。

比赛邀请了张建中教授、孙建方教授、王刚教授、晋红中教授以及涂平教授担任评委。

通过初赛以及复赛的轮轮筛选,最后参与决赛的比赛队伍有: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一年一次的澳美杯知识竞赛一直以来都受到皮肤科教授和同学们的广泛关注,今年也不例外。本次知识竞赛题型丰富,分为单选题、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以及简答题;赛制精彩,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选答题等。涉及知识范围广泛,难易适宜。

比赛现场气氛紧张热烈又其乐融融。场上选手都绷紧了弦,挥斥方遒,以深厚的临床知识功底,出众的作答技巧以及敏锐的选择及抢答能力积极作答,表现优异。

评委们也积极针对各个问题进行交流,并不断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还以师长的身份对现场队员和观众们声情并茂地进行详细的讲解。而观众席更是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除现场外,网络直播平台还有 2000 多名观众在线观战。

最终,经由评委审议,由陈雪教授带队,周城教授担任导师,王利娟、彭芬、李曼医师组成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团队——「澳能队」凭借着优异的成绩,一路领先,摘夺桂冠。

同时武汉市第一医院名列第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获得季军。其他医院获得优胜奖。获奖团队均得到了由主办方公司提供的基金和奖品。

至此,激烈的比赛在闪光灯和意犹未尽中宣布圆满结束。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年澳美杯再回会。

参赛队伍汇编:

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

陶小华、李光、张磊、刘排、文晓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王爱平、王明悦、王誉涵、苑辰、王若珺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

童中胜、王玥、胡荣毅、胡彬

四川省人民医院:

沈柱、陈金、杨戈、王思宇、王超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周城、陈雪、王利娟、彭芬、李曼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陈浩、张韡、甘璐、荆可、熊竞舒

通讯员:彭芬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专场报道

12.jpg
图为基因的表达和调控专场报道主持人:赵明教授、陈翔教授、张学军教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实验学组于 2018 年 6 月 22 日下午 14:00-16:00,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了实验学组的基因的表达和调控专场学术会议。

由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教授、中南大学的陈翔教授和赵明教授主持。多位专家、学者对不同的皮肤组织细胞、疾病、功能和通路的基因表达和调控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的赵明教授详细的带来了关于「转录因子 RFX1 调控 Th17 细胞分化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的专题讲座,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CD4+T 细胞中 RFX1 表达降低通过升高 IL17A 基因启动子区 H3 乙酰化水平,导致 H3K9 三甲基化水平和 DNA 甲基化水平导致 IL17A 基因过度表达,诱导 Th17 细胞异常分化,促进红斑狼疮发病。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的陈旭教授进行了「角质形成细胞——特殊的自噬现象」的主题讲座,介绍了 Ras 信号、Beclin 1 复合物、ULKI 等对细胞自噬的影响。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许庆芳教授介绍了 Cathepsin D 在光老化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讲解和堆积中作用研究,得出结论 CatD 可能调控光老化皮肤的 AGEs 的降解和堆积。

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韩纲文教授介绍了 Hippo 信号通路在瘢痕疙瘩等纤维化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周炳荣教授带来了「分泌型 miRNA 参与急性中长波紫外线辐射「旁观者效应」研究」的专题讲座,讲述了 miRNA mimics 上调 miR-769-5p 与 miR-4655-3p 的表达可诱导未辐射细胞出类似紫外线光损伤效应。

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彭聪教授介绍了 CD147 通过调控 PSK2 活性参与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以及皮肤鳞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的胡立志教授介绍了 PLCepsilon 在接触性皮炎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的探究。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曹华莉教授介绍了通过抑制 hedgehog 途径抗真皮纤维化的机制。

来自广州市皮肤病医院的林玲教授带来了免疫荧光法观察异欧前胡素调节体外人表皮黑素细胞内皮素受体β的表达及作用。

通讯员:吴英达、李诚让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合理用药 1(细胞毒药物)专场

13.jpg
图为合理用药 1(细胞毒药物)专场主持人:朱英华、陆前进、李若瑜。

6 月 22 日下午 16:00,合理用药 1(细胞毒专场)在陆前进、李若瑜、朱英华三位教授的主持下准时开始,吸引了许多对临床中应用细胞毒药物感兴趣者前来聆听。

14.jpg
图为合理用药 1(细胞毒药物)专场讲者与大家分享宝贵的临床经验。

首先由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李丽教授向大家讲授了「免疫抑制剂及抗炎药物在大疱性皮肤病中的合理应用」。

她通过免疫抑制的作用机制、用药指导、不良反应、禁忌症、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孕妇使用禁忌等方面介绍了 AZA、MMF、CsA、CTX、MTX、沙利度胺、雷公藤等药物。

并介绍了这些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为临床上如何选择这些药物的使用提供了参考,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如:反应停对于黏膜受累的天疱疮效果显著;烟酰胺不仅可用于治疗类天疱疮,她也曾尝试于治疗疱疹样天疱疮,并取得良好效果。

随后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的姚煦教授向大家讲授了「免疫抑制剂在重症特应性皮炎中的合理应用」。从欧洲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切入,介绍了 AD 用药的指证以及免疫抑制剂使用的现状。

同样她逐一介绍了 AZA、CsA、MTX、MMF、FK506 在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最后结论是:除外环孢素治疗的证据级别高外,其他的免疫制剂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研究证据支持。

第三场是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的康晓静教授传授的「免疫抑制剂在银屑病中的合理应用」。她从银屑病发病机制谈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开始,认为免疫抑制剂作用于 T 细胞的分化周期,同时提出联合治疗、交替治疗、序贯治疗对于银屑病治疗的重要性。

她将免疫抑制剂分为传统的免疫抑制、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和阿维 A 的联合使用以及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的联合使用。她也将临床中的治疗经验带给大家,使听者对免疫抑制剂治疗银屑病加深了理解。

最后一位发言的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曹华教授,她和大家分享了「免疫抑制剂在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中的合理应用」。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临床治疗往往是难点,曹教授从免疫抑制剂和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概念讲起,着重强调了皮肌炎和多肌炎的治疗,临床中皮肌炎患者皮损的改善较肌病的改善缓慢,曹教授也由此分享了自己临床中治疗皮肌炎、伴发肺间质病变、伴发难治性皮损皮肌炎的经验,提供给大家治疗皮肌炎的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并提出如果患者出现反复感染,则考虑使用 IVIG,使大家获益匪浅。

本专场的精彩演讲以及大会主席的精彩点评,带给皮肤科医生宝贵的临床经验。期待明天更为精彩的专场。

通讯员   薛珂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特邀演讲 1

15.jpg
图为特邀演讲 1 专场主持人:陶娟教授、耿松梅教授、郑捷教授

本次特邀演讲 1 的内容以「以皮肤 T 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和研究进展;年轻医师如何规划医学研究与发表高质量论文」为主题,由郑捷教授、陶娟教授和耿松梅教授担任主持。

来自法国巴黎圣-路易医院的 Martin Bagot 教授作为本场的第一位讲者,向大家介绍了最新的皮肤 T 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指南和新的治疗靶点。按照 T 细胞淋巴瘤的分期进行风险评估,决定治疗方案,并介绍许多新的治疗手段,比如同种异体的干细胞移植、抗 CD30 的 Brentuximab 和抗 CCR4 的 Mogamulizumab,并进行药物副反应的分析,以及生存率分析。

紧接着来自美国阿肯色大学的 Henry K Wong 教授讲述「表观遗传学上基因表达缺陷在皮肤 T 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 介绍了蕈样肉芽肿和 sezary  综合症是两个相互具有异质性的恶性 T 细胞;皮肤 T 细胞淋巴瘤中的基因改变后会使 T 细胞表面产生特殊的生物标记;具有低度甲基化的基因可能具有 T 细胞上特殊的表面生物标记,可以用来作为蕈样肉芽肿的或是干燥综合症特殊的生物标记,所以了解蕈样肉芽肿和干燥综合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在治疗上能扩展了思路找寻新的治疗靶点。

来自台湾长庚大学长庚纪念医院的钟文宏医师,专题演讲的主题为「年轻医师如何规划医学研究与发表高质量论文」。对于如何做好医学研究与培养研究兴趣,针对以下几点展开:

  1. Interest,培养做研究的感觉与基本技能;

  2. Dream,人生要有梦想与企图心;

  3. Vision and Idea, 要有高的愿景与创新的思维;

  4. Chance, 寻找与把握机会;

  5. Hard work, 努力不懈永不放弃。

并且讲述自身临床观察结合基础研究的经历以及发表文章的成果,使台下的年轻医生得到深远的启发。

16.jpg
图为特邀专家风采。

通讯员:史晏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自由投稿与专家点评 1-研究新成果

17.jpg
图为自由投稿与专家点评 1-研究新成果专场主持人。

为鼓励广大皮肤科同仁踊跃投稿,增进临床及学术交流,本次大会共开设 6 场主题各异的自由投稿与专家点评专场。

6 月 22 日 19:00 第一场「研究新成果」首先进行,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亮春教授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纪超副教授共同担任主持,共有 10 位讲者的稿件被选上并分别做相应报告,吸引了众多科研爱好者前来聆听。

首先是由上海长征医院王中志带来「LncRNA- EPHA5-AS1 吸附 miR-346 调控重症药疹表皮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并提示了 miR-346 可作为重症药疹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新分子标靶的临床应用前景。

紧接着,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董天祥向大家介绍了「非洲 AIDS 相关 Kaposi’s 肉瘤临床和病理特点」。

随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李英对「861 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临床分析「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临床表现多样,抗真菌药物治疗均具有良好疗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易红向大家阐述了「补充维生素 D3 有助于协同控制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 」。

接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曼带来「DJ-1 蛋白调控线粒体稳态对抗黑素细胞氧化应激的初步探究」,明确了 DJ-1 具有保护黑素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作用,可调控线粒体的结构、功能和稳态,为开展以 DJ-1 为靶点的白癜风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瑾雯带来「内质网应激和钙稳态在 UVB 诱导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阐述了 UVB 照射通过 ERS 及钙稳态失衡引起皮肤成纤维细胞死亡,Salubrinal 对其保护作用是通过阻断 ERS 及调节钙稳态来实现的,Salubrinal 为潜在的用于预防光老化和光损伤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钟婷婷汇报了「一种改进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检测方法及其初步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周生儒详细介绍了「天疱疮皮损 B 细胞的分化」,得出 ELSs 可能是天疱疮皮损 B 细胞的免疫龛,为局部 B 细胞的分化发育提供了免疫微环境的结论。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王子君为大家讲授了「转录因子 E4BP4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过程中的保护作用」。

最后是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利带来「1,25-(OH)2 维生素 D3 抑制自体 DNA 免疫复合物诱导的 DC 活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Treg/Th17 免疫平衡中的作用」。

会场氛围浓厚,现场听众踊跃提问与讲者进行互动交流,并由王亮春教授和纪超副教授对各位讲者的汇报进行了精彩点评,对讲者们的研究成果做出充分肯定,为本次全国年会自由投稿板块奠定了良好的开端,期待后续 5 场自由投稿与专家点评专场的精彩内容。

18.jpg
图为自由投稿与专家点评 1-研究新成果专场讲者风采。

通讯员:林梦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文转载自:CSDCMA资讯平台

3285685906740718204-10_small.jpeg

编辑: 张宇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