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 2018 | 何黎教授:敏感性皮肤的基础和临床

2018-07-11 17:17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1.jpg

聚焦 CSD 2018,了解更多皮肤年会动态

2018 年 6 月 22 日,中华医学会第 24 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在昆明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皮肤病学领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临床医生、研究学者及媒体汇聚一堂,共享皮肤性病学术盛宴。

随着环境污染、精神压力,化妆品滥用等因素增加,敏感性皮肤发生率逐渐升高,占人群的 20%~50%,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临床上常把敏感性皮肤误诊为玫瑰痤疮,且治疗不规范,极易反复发作,其诊治已经成为国际关注问题。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皮肤病医院执行院长何黎教授在 CSD 2018 会议上从敏感性皮肤的定义及临床分析、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患者管理四个方面解读了敏感性皮肤病的基础和临床,使我们对敏感性皮肤进行了再次深入认识。

何黎.jpg

定义及临床分析

敏感性皮肤(sensitive skin,SS)特指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主要发生于面部,临床表现为皮肤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时皮肤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伴或不伴红斑、鳞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体征,对普通化妆品不能耐受。

敏感性皮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指由于遗传、年龄 、精神等因素引起;后者可继发于滥用化妆品、外用刺激性药物、不恰当美容治疗以及某些皮肤病等。何黎教授团队通过对门诊 160 例敏感性皮肤分析发现:原发性 48 例 (占 30%),继发性 112 例 (占 70%)。其中继发性敏感性皮肤中由化妆品滥用引起的 90 例(占 80%),外用刺激性药物引起的 4 例(占 3.5%),不恰当美容治疗 4 例(占 3.5%),皮肤疾病 14 例(占 13%)。所以,滥用化妆品是引起敏感性皮肤的重要原因,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发病机制

为探索敏感性皮肤的发生机制,提供有效的防治手段、提高疗效,何黎教授团队对敏感性皮肤的皮损和正常皮肤进行 RNA-seq 对照分析研究,发现了 9 个皮肤屏障受损基因与敏感性皮肤相关。并首次在国际上发现并证实 CLDN5 介导敏感性皮肤表皮通透屏障受损。皮肤屏障受损是敏感性皮肤发生的关键环节,皮肤屏障受损后使血管、神经反应性增强,并促使炎症反应的发生。所以,恢复皮肤屏障是治疗敏感性皮肤的关键。

诊断及鉴别诊断

敏感性皮肤主要通过主观自觉症状进行诊断,半主观、客观评估作为辅助诊断。主观自觉症状评估主要是让被调查者根据皮肤在受到外界刺激后是否容易出现发红、灼热、刺痛、瘙痒、紧绷等自觉症状,对自己的皮肤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得出自己是否为敏感性皮肤。半主观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乳酸刺痛试验和辣椒素试验,我们研究发现,乳酸刺痛试验仅适用于评估以刺痛、瘙痒为主要症状的敏感性皮肤, 不适用于以红斑、灼热为主要症状的敏感性皮肤。客观评估提示敏感性皮肤皮脂含量减少,经皮水分流失增加,皮肤含水量降低,皮肤 pH 值升高,红斑指数增高。Triple S Test 提示敏感性皮肤皮肤屏障受损层次越深,细胞代谢越旺盛,脱落细胞数目越增加,粘贴染色后视野内可见细胞越多。

临床中敏感性皮肤与玫瑰痤疮的鉴别可从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皮损特点、自觉症状、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前者好发于青年女性,皮损以双颊为主,表现为阵发性红斑,灼热、刺痛感明显,主要由于遗传、滥用化妆品引起;后者好发于中年女性,皮损以面中部为主,表现为持续性红斑、丘疹、脓疱,自觉症状不明显,主要由于 Toll 样受体的炎症反应及蠕形螨感染引起。

敏感性皮肤管理

敏感性皮肤管理的总体原则是强化健康教育、促进皮肤屏障修复、降低神经血管高反应性和控制炎症反应等, 以提高皮肤的耐受性为目的。

健康教育:敏感性皮肤极易反复发作,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应尽可能避免各种触发因素, 如日晒、进食辛辣食物、饮酒、情绪波动、密闭的热环境等, 避免滥用化妆品,刺激性药物使用后注意皮肤屏障修复,积极治疗原发皮肤病。定期治疗与随访, 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治疗,保持耐心,树立信心,使皮肤能维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合理护肤: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是治疗敏感性皮肤的重要措施。合理护肤要遵循温和清洁、舒缓保湿、严格防晒的原则。宜选用经过试验和临床验证,安全性好,舒缓皮肤的医学护肤品。禁用祛角质产品, 宜用温水洁面, 每日洁面次数不宜过多。根据季节变化选用具有修复皮肤屏障作用的医学护肤品。

物理治疗: ①冷喷、冷膜及冷超对热刺激敏感的患者,可通过低温物理作用, 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 达到减轻炎症的目的。②黄光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 降低末梢神经纤维兴奋性。对于敏感性皮肤的各种症状起到缓解和治疗作用。 ③强脉冲光可通过热凝固作用封闭扩张的毛细血管,减轻毛细血管扩张;射频可刺激真皮 I、Ⅲ型胶原增生,提高皮肤的耐受性。

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可酌情配合药物治疗,对于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显著者可选择抗炎、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状态者可酌情使用抗焦虑和抑郁类药物。

小结

敏感性皮肤是一种特殊的皮肤类型,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敏感性皮肤。皮肤屏障受损、血管神经高反应性及炎症反应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临床上极易与玫瑰痤疮相混淆,需要注意与其鉴别。敏感性皮肤可防可「治愈」: 需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祛除诱因, 合理使用医学护肤品修复受损皮肤屏障, 待皮肤屏障修复后行光子、射频等治疗;症状明显者可酌情加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编辑: 张宇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