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来自韩国首尔的 Chun 医生等人在 Ann Dermatol 刊文报道了一则病例,发现一位 20 岁特应性皮炎女性患者减肥后疾病严重程度有所减轻。一起来学习。
病例介绍
患者为 20 岁女性,患特应性皮炎(AD)2 年。曾接受抗组胺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治疗约 1 年。4 个月前症状加重。
初诊时患者体质指数(BMI)为26.81 kg/cm2(73 Kg,165 cm),腰围 82 cm,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为 16.8,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AS)为 7 分。
查体示弥漫性红斑和斑丘疹,伴全身轻微结痂和鳞屑,主要累及面部、背部和大腿后侧(图 1A~E)。
图 1 患者临床表现,初诊时面部(A)、大腿后侧(B)、小腿后侧(C)、腹部(D)和背部(E)弥漫性斑丘疹、结痂和鳞屑。12 周后,患者的面部(F)、小腿后部(G)、腹部(H)和背部(I)的皮损均有所改善。
患者连续使用环孢素 100 mg/d 共 3 周,症状无明显改善。为了维持当前治疗,患者转诊到家庭医学治疗肥胖症。医生为其控制了饮食并制定运动计划。建议每周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同时用日记记录运动量、运动类型及每日卡路里总摄入量,并规定服用抗肥胖药物洛赛林(每日 2 次,每次 10 mg)。
12 周后,患者 BMI 为 20.64 kg/cm2(体重 56.2 Kg),腰围 65 cm,症状有所改善。EASI 评分为 6.6,VAS 为 4 分,皮损情况改善(图 1F-I)。
目前,维持治疗只需用月见草油和他克莫司软膏。12 周后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与总 IgE 无显著差异。
病例学习
此前已有儿童和成人肥胖与 AD 关系的实证研究。一些研究表明,AD 风险主要与女性 BMI 增加有关,尤其是在青春期前,但肥胖与 AD 的关联机制尚不清楚。不过,存在于哮喘、特应性体质和肥胖人群中的 β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ADRB2)、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NR3C1)和Fractalkine/CX3CL 基因的多态性可能解释其中的正相关关系。
此外,肥胖可通过脂联素和瘦素等脂肪因子影响免疫系统。脂联素具有抗炎作用,其水平降低可引起炎症,增加嗜酸性粒细胞,进而加快过敏反应的发生进程。瘦素具有促炎症作用,可调节细胞因子、循环中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 CD4+ 和 CD8+ T 细胞极化等作用。肥胖也会影响性激素分泌,雌激素水平增加后可刺激单核细胞中的 IL-3 和 IL-4,并促进 Th2 表型的免疫应答。
既往研究显示, BMI ≥ 25 Kg/cm2 的患者,其 EASI 评分显著高于 BMI < 25 Kg/cm2 时的评分(仅限于成人前发病的成人 AD 患者)。这些结果表明 AD 的严重程度与肥胖有关,尽管因果关系不明确。
总之,本例表明,减肥可以缓解 AD 的症状,改善患者病情。未来还需对大量患者做进一步随机研究,以证实肥胖与 AD 间是否存在显著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