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例:带状疱疹后多发粟丘疹

2019-01-15 18:51 来源:丁香园 作者:tjiaoq
字体大小
- | +

在疾病已治愈部位出现新的不相关疾病(最常鉴定为疱疹病毒)称为 Wolf 同位反应。近期,来自韩国的 Jung 医生等报道了一则有趣的疱疹后同位反应病例,刊文于 Ann Dermatol,现介绍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为 57 岁男性,右肩瘙痒性红色丘疹 3 月。4 月前在相同部位有疼痛性丘疱疹,诊断带状疱疹。口服抗病毒药物及止痛药物后疼痛减轻,但有轻微瘙痒。

查体示多发、单侧、线状分布的红色至肤色小丘疹,位于右肩前部,中央有黑色小孔(图 1A、B)。

2345截图20181228100903.jpg
图 1 右肩部单侧成群丘疹及局部放大图

肩部皮损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表皮囊肿破裂,内衬有复层鳞状上皮,内含颗粒层(图 2A、B)。

2345截图20181228100920.jpg
图 2 组织病理:表皮样囊肿,内衬含有颗粒层的复层鳞状上皮,破裂的囊肿中有致密淋巴细胞浸润,囊肿内可见成层角质内容物

根据临床和病理学检查,最终诊断为带状疱疹后粟丘疹。

因患者瘙痒和炎症明显,给予 3 次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后瘙痒和临床表现明显改善。

病例学习

病毒感染的皮肤可能继发与原发病不相关的疾病。原发病导致的皮肤物理性变形可能参与这种异常反应(如同位反应)。然而,最普遍的认识是,原发病可能导致受累区域的免疫受损。特别是组织学研究发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会影响皮肤神经纤维、神经末梢和朗格汉斯细胞的分布,改变局部免疫状态。

常报道的同位反应是环状肉芽肿和其他肉芽肿反应。文献显示仅 12 例发生粉刺-微囊肿型反应,其中 1 例经组织学检查报道为表皮样囊肿,该患者 4 年前接受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与我们的病例相似的是,该患者在带状疱疹出现后 1 年内出现多发表皮样囊肿。

关于表皮样囊肿和粟丘疹的发病机制尚存在各种假设。带状疱疹和大疱性疾病对皮肤的物理性损伤和组织学炎症均可诱发表皮样囊肿和粟丘疹。特别地,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可能加剧炎症失衡、阻塞皮脂腺单位,进而更容易促发囊肿。

本例为第二例由疱疹后 Wolf 同位反应引起的表皮样囊肿,也是第一例发生在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健康成人患者中的病例。

随着寿命的增长和各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可能逐年增加。考虑到这些趋势,有理由推测由带状疱疹引起的同位反应也会增加。总之,本例提示医生,在健康成人中,疱疹后 Wolf 同位反应可能引起多发性表皮样囊肿/粟丘疹。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费杨虹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