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状细胞肿瘤皮肤镜特征专家共识(2017)

2019-06-04 19: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刘洁、王诗琪
字体大小
- | +

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皮肤镜在非色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鳞状细胞肿瘤(squamous cell neoplasms)是皮肤非色素细胞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色素性肿瘤相比,非色素性肿瘤的皮肤镜特征较难评估。本共识涉及的鳞状细胞肿瘤包括:光线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鲍恩病(Bowen disease)、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KA)、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皮肤镜可为此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线索,减少误诊。

1.jpg

一、AK

皮肤镜特征分为 3 级。AK 皮肤镜表现与组织病理的关系:Ⅰ级 AK 表皮下 1/3 的角质形成细胞有异形性,毛囊角栓尚未形成,对应皮肤镜下红色假网状模式;Ⅱ级 AK 表皮下部 2/3 的角质形成细胞具有异形性,毛囊角栓明显,对应皮肤镜下草莓状模式;Ⅲ级 AK 全层角质形成细胞具有异形性,乳头瘤样增生,附属器亦受累,毛囊口因弥漫角化而消失,对应皮肤镜下黄白色无结构区。

鉴别诊断:由于 AK 和盘状红斑狼疮(DLE)皮肤镜下均有毛囊角栓,但 AK 皮肤镜下主要表现为红色背景上白色角化的靶样毛囊开口,而 DLE 皮肤镜下为白色至粉红色背景;色素性 AK 和早期恶性雀斑样痣均有菱形结构、环状-颗粒状模式及灰褐色颗粒,但色素性 AK 的灰褐色颗粒规则分布在毛囊周围,而恶性雀斑样痣呈弥散分布,早期恶性雀斑样痣有毛囊口中央黑色小点。

二、鲍恩病

皮肤镜表现:①盘绕状血管,亦称肾小球状血管,即肾小球样紧密盘绕的血管;②簇集分布的血管模式;③表面黄白色鳞屑;④红色背景。色素性鲍恩病在深色人种发病率较高,皮肤镜表现:①褐色或灰色点状、小球状结构,在皮损周围呈放射状分布时有重要意义;②无结构的均一性灰褐色色素沉着区;③粉色或肤色偏离中心的无结构区;④盘绕状血管随机、簇集或放射状分布。

鲍恩病的皮肤镜下色素表现与组织病理的关系:①皮肤镜下褐色或青灰色点状、小球状结构对应真皮浅层簇状或弥散分布的噬色素细胞;②皮肤镜下无结构的均一性色素沉着,对应于基底细胞色素增加,显著的棘层增厚使表皮突消失,导致表皮黑素形成的正常网状结构消失。

色素性鲍恩病与黑素瘤的皮肤镜鉴别诊断:色素性鲍恩病皮肤镜下可见皮损周围呈放射状排列的褐色或青灰色点状、小球状结构,簇集分布的盘绕状血管。黑素瘤皮肤镜下褐色或青灰色点状结构,常见不规则点状、发卡状或多形性血管模式。

2.jpg
鲍恩病临床及皮肤镜表现:背部边界清楚的鳞屑、结痂性斑块;皮肤镜下可见红色背景,黄白色鳞屑,簇集分布的点状、盘绕状(肾小球状)血管(偏振光浸润式 × 20)

三、KA

皮肤镜下表现:①中央黄白色无结构角质物;②角化鳞屑;③周围袢状、不规则线状、盘绕状血管,血管粗大,较少分支,血管周围白晕;④珍珠样结构及白晕:黄色不透明中心及周围白晕;⑤血痂。皮肤镜表现与组织病理的关系:珍珠样结构对应于组织病理上的表皮内角珠,是 KA 和结节型 SCC 的特征性表现。

鉴别诊断:皮肤镜无法区分 KA 和高分化结节型 SCC,但有助于两者与其他非色素结节型肿瘤鉴别,如结节型基底细胞癌可见树枝状血管,无角化表现。

四、SCC

高分化 SCC:皮肤镜表现类似 KA,若由 AK 发展而来,可见 AK 的表现;中分化 SCC:外周袢状血管和弥漫黄色至浅棕色无结构区域更常见;低分化 SCC:常缺乏角化结构,表现为红色背景上大量细小线状血管、袢状血管和盘绕状血管的多形性血管模式,偶见外周白色无结构区域;色素性 SCC:弥漫均质性蓝色色素沉着,不规则分布的蓝灰色颗粒,溃疡时可见深棕色或黑色结痂,常无法观察到血管结构;特殊部位 SCC:①唇部 SCC,常发生于下唇,皮肤镜主要表现为鳞屑、溃疡,散在分布的细小多形性血管,红色或黄白色结构;②甲 SCC,皮肤镜表现为纵行甲黑线或甲红线,不规则血管,片状出血。 

3.jpg
鳞状细胞癌临床及皮肤镜表现:左侧颞部单发直径约 4 cm 隆起性红色肿物,中央溃疡,可见结痂; 皮肤镜下肿瘤中心溃疡及血痂,周围多形性血管模式,珍珠样结构及亮白色条纹(偏振光非浸润式 × 20);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和真皮内鳞状细胞团块,细胞具有异形性,核大深染,可见角化现象(HE × 40)


执笔者:刘洁、王诗琪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皮肤影像学组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病数字化诊断亚学组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皮肤影像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外科亚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分会皮肤影像装备学组

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8.02.001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2):87-91

参与共识编写人员名单

刘洁、王诗琪、朱晨雨、舒畅、张舒(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邹先彪(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李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董慧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崔勇(中日友好医院),孟如松(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冉玉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徐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章星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凤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图像处理中心)

文章来自:中华皮肤科杂志

编辑: 李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