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病例:疱疹后痣样黑头粉刺

2019-11-02 00: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吴大兴
字体大小
- | +

疱疹后同位反应定义为在此前已痊愈的带状疱疹部位出现另一种新的皮肤损害。单纯疱疹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均可改变局部免疫机制,使感染部位成为后续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好发部位,包括肉芽肿性反应、恶性肿瘤、白血病或淋巴瘤浸润、异常免疫反应、感染等。

近期,韩国庆熙大学医学院的 Seo JK 在 Ann Dermatol 上报告了一例以黑头粉刺痣样损害为特征的疱疹后同位反应病例,现介绍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男,55 岁,因右肩背部疼痛和瘙痒性损害就诊。患者就诊前 6 周曾在原部位罹患带状疱疹。查体见右肩背部局限性簇集的针头大小黑色粉刺样损害,伴有红色瘢痕性斑块(见图 1A)。患者无其他显著病史。

1.jpg
图 1. 皮损的临床(A)、皮肤镜(B)和组织学(C)改变,这些损害在 4 个月后消退(D)

皮肤镜检查显示多发性圆形至椭圆形粉刺样开口,中央为黑褐色角栓,周围有均匀的淡褐色晕(见图 1B)。组织学检查显示扩张的毛囊结构内嗜酸性角蛋白和皮脂样物质及真皮附属器周围炎症改变(见图 1C)。为了排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活化,对皮肤活检组织实施了病毒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为阴性。

根据临床和组织学结果,最终诊断为疱疹后痣样黑头粉刺(Postherpetic nevoid comedones),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但由于疱疹后神经痛接受随访。这些粉刺在 4 个月内逐渐消失(见图 1D)。

病例学习

此前的文献中已有在痊愈的疱疹部位出现粉刺样损害的报告,有些报告将其称为粉刺或痤疮样疹。由于损害临床外观为黑头粉刺痣,并符合粉刺特征,故将其称为疱疹后痣样黑头粉刺更合适。

疱疹后痣样黑头粉刺的发病机制据推测为病毒感染减少了局部神经纤维,导致神经-免疫平衡调节障碍。从受损的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肽类如 P 物质发挥了作用,P 物质可刺激皮脂腺合成脂肪,导致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因此,神经肽类可能促成了痤疮炎症和粉刺的形成。

病毒颗粒引起本病的可能性很小,此前的研究很少报告疱疹后痣样黑头粉刺损害中持续存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DNA,本例患者的 PCR 结果也为阴性。

本病的诊断依据为患者的既往史、临床表现和皮肤镜改变,主要鉴别诊断为黑头粉刺和黑头粉刺痣(见表 1)。

表1.jpg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费杨虹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