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点:如何降低蜂窝织炎复发率?

2020-04-02 20:01 来源:丁香园 作者:吴大兴
字体大小
- | +

蜂窝织炎(Cellulitis)是一种常见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抗生素治疗有效,但患者出现原处复发和再次入院的风险很高。近期,希腊学者 Chaniotakis I 等在 Dermatology 上刊文介绍了他们对首次发作治疗时如何降低复发率的探索:

研究概况

作者观察了首次发作时采用「根除方案」对小腿蜂窝织炎复发率的影响,共纳入了 120 例患者,接受了 3 种不同的 21-天抗生素治疗方案:(1)克林霉素(n = 83);(2)青霉素(n = 10);(3)序贯使用达托霉素(住院期间)和罗红霉素(出院口服)(n = 27)。

疗程结束后,3 种方案的治愈率均相对较高,克林霉素组为 96.4%(80/83),青霉素组为 90%(9/10),达托霉素组为 96.3%(26/27),总治愈率为 95.8%。

在复发率方面,115 例患者的随访数据表明,采用具有胞内活性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复发率,克林霉素组(n = 80)的 3-年复发率为 6.6%,达托霉素-罗红霉素方案组(n = 26)为 3.8%,而青霉素组(n = 9)为 33.3%,与文献报告中采用传统治疗的复发率相似。

研究学习

对于蜂窝织炎复发,有两种假说可以解释,一是再感染,首次发作造成的组织损伤导致后续容易再次感染;二是复发,病变区持续存在的潜伏感染再次活化导致复发(见图 1)。

1_副本.jpg

图 1. 蜂窝织炎复发的机制模式图

蜂窝织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为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患者也可由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所致,这些细菌可通过细胞内存活或生物膜形成的方式建立潜伏。

在首次复发后,蜂窝织炎的复发过程似乎变得无法遏制,因此,在首次治疗策略至关重要。目前,无并发症的蜂窝织炎标准治疗为短程(5 天)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然而,在 30% 的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病例中,青霉素治疗无法根除病原体。

为了预防致病菌转为潜伏状态,抗生素治疗方案应能够:①到达受到生物膜和/或细胞内庇护的病原体;②降低休眠环境中的微生物增值率。因此,作者采取了延长疗程(21 天),并选用了可杀灭胞内细菌的药物(克林霉素或序贯使用达托霉素-罗红霉素),大大降低了复发率。

综上所述,根除方案的疗效似乎支持了致病菌原位潜伏为蜂窝织炎复发的主要机制。因此,在首次发病时使用具有胞内活性的抗生素治疗足够长的疗程对降低复发率很重要。

「文章内容仅用于学术探讨,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费杨虹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