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获得性鱼鳞病为表现的一种罕见病

2020-07-15 16:04 来源:丁香园 作者:王露
字体大小
- | +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性疾病,可累及任何系统,20%~35% 结节病患者有皮肤症状,皮损表现多样,被称为「伟大的模仿家」。近期,Saardi K 在 JAMA Dermatol 发表了一篇鱼鳞病样病变为表现的结节病,一起看看。

病例介绍

患者女,30+岁,非裔美国人,因小腿鳞屑性红斑、斑块就诊。6 月前,双踝周围出现鳞屑性红斑、斑块,逐渐累及大腿、腹部、手臂,皮损无自觉症状。起病前小腿疼痛、刺痛、麻木,双下肢水肿、乏力,行走困难、频繁跌倒。近期体重下降 30 kg。有妊娠早期流产史,否认用药史。

查体见双下肢红斑,斑块,质地硬,表面覆粗糙鳞屑(见图 1)。

微信图片_20200703161050.jpg
图 1.(A)双下肢暗褐色鳞屑,粗糙,鱼鳞状;(B)红色斑块,质地坚实,表面覆粗糙鳞屑

神经系统检查:双下肢肌力正常,反射减弱。膝以下触觉和本体感觉减退。

取不同部位皮损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神经血管束周围可见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未见血管炎的表现(见图 2)。偏振光下未发现异物。抗酸染色、过碘酸雪夫染色阴性。

微信图片_20200703161100.png
图 2.(A)真皮层肉芽肿性炎症伴毛囊周围轻度角化过度(HE 染色);(B)B 典型的上皮样细胞肉芽肿(HE 染色)

原位杂交 EB 病毒阴性。胸腹部 CT 示肺门巨大,纵隔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水平升高,145 U/L。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尿常规结果正常。促甲状腺激素和 25-羟基维生素 D 水平正常,但 1,25-二羟维生素 D 水平升高。淋巴结细针抽吸活检显示反应性改变。抗核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查阴性,类风湿因子、RPR、补体水平及 QFT 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抗酸染色也呈阴性。结合皮肤、肺、神经系统病变及辅助检查。

最终,本例患者诊断结节病,患者接受了系统糖皮质激素病变,初期病情改善,但随后病情加重并出现心脏病变。

病例学习

结节病见于任何年龄,高发于 50 岁以下,女性稍多见,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累及任何系统。最常见于肺部,应行肺影像学和肺功能测试。皮肤亦为好发部位。葡萄膜炎、腮腺炎和神经系统受累是其他常见特征,即使患者无症状,也需要评估眼部受累情况。全身症状包括疲劳,体重减轻,盗汗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 1,25-羟基维生素 D 水平升高是非特异性的,但可能是结节病的潜在诊断线索。

鱼鳞病样结节病罕见,95% 的鱼鳞样结节病患者最终发展为系统性结节病。组织病理学往往兼具鱼鳞病和结节病的特征,常表现为角化过度,颗粒细胞层缩小,肉芽肿不明显。注意与获得性鱼鳞病、恶性肿瘤(如霍奇金淋巴瘤)、结缔组织病、感染(如麻风病)相鉴别。治疗方面,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其他包括局部外用、皮损内注射等、免疫抑制剂等。

综上,结节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红锈色斑块是结节病比较常见的皮损表现,鱼鳞病样病变罕见,可能误诊。结节病的诊断需排除其他肉芽肿性疾病,如肉芽肿性血管炎或麻风病等。

参考文献

  1. IannuzziMC,RybickiBA,TeirsteinAS. Sarcoidosis. N Engl J Med. 2007;357(21):2153-2165.

  2. HaimovicA,SanchezM,JudsonMA,PrystowskyS.Sarcoidosis:acomprehensivereviewandupdate forthedermatologist:partII. J Am Acad Dermatol.2012;66(5):719.e1-719.e10.doi:10.1016/j.jaad.2012.02.003

  3. Wanat KA, Rosenbach M. Cutaneoussarcoidosis. Clin Chest Med. 2015; 36(4): 685-702. doi:10.1016/j.ccm.2015.08.010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费杨虹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