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专家一起科学护肤,精准「抗老」
随着大家对「颜值」的重视,抗老手段也开始变得「五花八门」,而就在前不久,来自巴西和意大利的学者又发现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抗老成分:
图片来源:丁香园设计团队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分别比较了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脂肪中提取的干细胞(ADSC)对于光老化皮肤质地的影响。研究者通过皮肤活检和电镜观察的方式,发现使用脂肪干细胞 ADSC 能够更好地起到真皮重塑和诱导弹性纤维再生的作用 [1]。
组织染色提示应用 ADSC 后皮肤内纤维蛋白含量的增多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1)
想不到吧,就连不少人想甩掉的脂肪里面也能提取出延缓皮肤衰老的成分。
说到皮肤衰老,本质上是细胞外基质中胶原蛋白、弹性纤维和透明质酸的减少和破坏,外观上会呈现出皮肤凹陷、下垂、干燥,形成皱纹。而抗衰老就像是个「开源节流」的过程,既要减少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透明质酸的破坏,又要增加皮肤自身的合成。
作为皮肤科医生,在指导消费者进行抗衰护理时,除了强调清洁、保湿、防晒等基础护肤原则外,被消费者问到最多的,就是如何挑选抗衰护肤品。
对于日常护肤来说,在基础护肤添加抗衰成分的辅佐,的确能够多管齐下延缓皮肤的衰老。
那么这些琳琅满目的抗衰成分里,
到底哪些是有科学依据的呢?
在我们认真扒了一遍学术论文后,为大家总结出抗衰成分里的「四大天王」。
1、 视黄醇
视黄醇是维生素 A 的别称,经研究发现,视黄醇以及其衍生物可以加速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皮肤中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加皮肤的饱满度,同时也是第一种被美国 FDA 批准用于皮肤抗衰老的维生素家族成员[2]。
图片来源:丁香园设计团队
近期一篇发表在《英国皮肤病杂志》的文章通过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再一次验证了视黄醇在改善皱纹和减轻色素沉着方面的功效,在 12 周的试验结束后受试者平均减少了 23.2% 的皱纹面积,同时有 44% 的受试者获得了色素沉着方面的改善 [3]。
使用视黄醇 12 周后皮肤皱纹和色素沉着的变化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3)
2、多肽
多肽是几个或数十个氨基酸序列结合形成的活性物质,因为其分子量低,更容易穿过皮肤最外层致密的皮肤屏障,因此生物活性高,更容易被皮肤所吸收。
图片来源:丁香园设计团队
研究发现,细胞内存在许多多肽的受体,在进入皮肤的多肽的刺激下,不同的成分可以激发不同的信号转导作用,例如有的多肽可以促进胶原蛋白再生,有的多肽则能抑制肌肉的收缩。
以乙酰基六肽为例,它能够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囊泡,抑制其释放神经递质,以起到放松面部肌肉,减少表情纹产生的作用 [4]。
使用乙酰基六肽后眼角皱纹的变化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4)
3、玻色因
玻色因是一种从山毛榉木糖中提取出来糖蛋白混合物,主要通过影响细胞外基质中糖胺聚糖(CAG)的分泌来达到抗衰老效果,而我们熟知的透明质酸便是糖胺聚糖家族的中一员。
图片来源:丁香园设计团队
科学研究表明,在体外细胞实验和人造皮肤模型中,使用 3% 浓度的玻色因可以促进细胞外基质中糖胺聚糖的合成和分泌[5]。除去体外实验,在一项使用 10% 浓度玻色因的体内临床试验中,通过皮肤活检和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皮肤表皮、真皮连接处的紧致程度增加 [6],这从微观层面证实了其抗衰的作用。
使用玻色因组(右)相比安慰剂组(左)表皮-真皮连接处更为清晰(来源:参考文献 6)
而在一项针对更年期女性的多中心随机单盲临床试验中,研究者也发现涂抹含 3% 玻色因的受试组,相较于对照组,在皮肤皱纹、紧致度和光泽度方面均有改善,并且在面部下垂、鼻唇沟、皮肤光泽度和肤色均匀度方面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变化[7]。
使用玻色因后皮肤衰老程度的改善程度
(来源:参考文献 7)
4、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具有强大的保湿作用,可有效防止皮肤的干燥。
图片来源:丁香园设计团队
由于透明质酸的分子量较大,难以透过皮肤屏障到达真皮层,而一项联合应用透明质酸和玻色因作为护肤品配比成分的临床研究显示,玻色因可有效促进透明质酸的合成:
59 名女性在持续 12 周的临床试验结束后可以观察到皮肤中透明质酸含量的增加,而通过 PCR 检查也可以发现细胞中透明质酸合成酶 2 和胶原 1a1 的含量显著增多。与基线相比的平均增加 70.5% 和 50.1%[8]。
图片来源:丁香园设计团队
以上就是抗衰成分中的四大「明星成分」,由于它们的抗衰功效各有侧重,在挑选和使用消费者可以结合自身皮肤诉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成分。
而作为医生,在向患者介绍抗衰产品时也可以结合产品中的成分组成来对其抗衰效用进行解析。
-广告-
学习了那么多抗衰成分,
日常抗衰护肤品该怎么选?
抗衰产品中通常包含多种成分,不同成分多管齐下达到抗衰效果。修丽可紫米精华中含有 10% 玻色因、2% 甘草酸二钾、1.3% 透明质酸和 0.2% 紫米精华等成分,根据体外细胞试验,玻色因可以促进糖胺聚糖(GAG)的合成和重建,促进透明质酸的合成[9]。
图片来源:品牌提供
在体外培养的皮肤萎缩模型中,玻色因可通过上述作用改善皮肤萎缩状况 [5]。产品实验数据显示,59 位 42-60 岁的女性使用修丽可紫米精华 12 周,受试者皮肤紧致度、丰满度、皱纹等问题均得到显著改善,到 12 周时皱纹面积平均改善了 8.8%,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增加了 20%[8]。
图中女士使用 12 周修丽可紫米精华后口角纹、法令纹改善(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8)
想要了解更多抗衰硬核科普
请扫码或点击链接观看 10 月 27 日 19:00
「抗老专家说」课程链接:戳我观看华西大咖课程
跟专家一起科学护肤,精准「抗老」
还有机会抽取
价值 980 元的修丽可紫米精华~
参考文献:
1、Charles-de-Sá L, Gontijo-de-Amorim N, Sbarbati A, Benati D, Bernardi P, Borojevic R, Carias RBV, Rigotti G. Photoaging Skin Therapy with PRP and ADSC: A Comparative Study. Stem Cells Int. 2020 Jul 16;2020:2032359.
2、Zasada M, Budzisz E. Retinoids: active molecules influencing skin structure formation in cosmetic and dermatological treatments. Postepy Dermatol Alergol. 2019 Aug;36(4):392-397.
3、Dhaliwal S, Rybak I, Ellis SR, Notay M, Trivedi M, Burney W, Vaughn AR, Nguyen M, Reiter P, Bosanac S, Yan H, Foolad N, Sivamani RK.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assessment of topical bakuchiol and retinol for facial photoageing. Br J Dermatol. 2019 Feb;180(2):289-296.
4、Lim SH, Tiew WJ, Zhang J, Ho PC, Kachouie NN, Kang L. Geometrical optimisation of a personalised microneedle eye patch for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anti-wrinkle small peptide. Biofabrication. 2020 Apr 9;12(3):035003.
5、Pineau N, Bernerd F, Cavezza A, Dalko-Csiba M, Breton L. A new C-xylopyranoside derivative induces skin expression of glycosaminoglycans and heparan sulphate proteoglycans. Eur J Dermatol. 2008 Jan-Feb;18(1):36-40.
6、Deloche, Claire, et al. Effect of C-xyloside on morphogenesis of the dermal epidermal junction in aged female skin. An unltrastuctural pilot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1.2 (2011): 191-196.
7、Bouloc A, Roo E, Moga A, Chadoutaud B, Zouboulis CC. A Compensating Skin Care Complex Containing Pro-xylane in Menopausal Women: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re, Evaluator-blinded, Randomized Study. Acta Derm Venereol. 2017 Apr 6;97(4):541-542.
8、Raab S , Yatskayer M , Lynch S , et 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Multi-Modal Facial Serum That Addresses Hyaluronic Acid Levels in Skin[J]. Journal of Drugs in Dermatology Jdd, 2017, 16(9):884.
9、Pineau N, Carrino DA, Caplan AI, Breton L.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new C-xylopyranoside derivative (C-Xyloside) and its role in glycosaminoglycan biosynthesis. Eur J Dermatol. 2011;21(3):359-370.
本文作者:肖文天医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策划:winter
监制:冬宛、艾瑞尔
插画:搞错饺砸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