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例新生儿红皮病,竟与免疫缺陷有关

2020-07-17 09:56 来源:丁香园 作者:唐教清
字体大小
- | +

新生儿红皮病临床罕见,这类患者有体液流失风险,可致高渗性脱水、体温过低和感染风险增加。无论其原因如何,都可能会危及生命。近日,来自英国的 Cotter  CL 等人在 Clin Exp Dermatol 刊文,报道了一则与免疫缺陷病相关的严重红皮病病例,一起来看。

病例介绍

患儿为 3 月龄男婴,因红皮病就诊。患儿足月产,父母为近亲结婚。自新生儿 2 周龄时即出现了泛发性鳞屑性红斑。

4 周龄起,患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和间歇性腹泻。到 3 月龄时,体重急剧下降至 0.4% 百分位数,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还患不明原因的肝脾肿大和淋巴结病,不得不进入儿科特护病房。

体格检查示非瘙痒性红色鳞屑性皮疹,累及全身体表(见图 1),头皮弥漫皮疹伴脱发(见图 2)。

图1.jpg
图 1. 患儿全身红斑和鳞屑

图2.jpg
图 2. 大面积鳞屑性皮损(a)伴脱发(b)。

实验室检查示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IgG 0.56 g/L(正常范围 2.4~8.8 g/L),IgA<0.03 g/L(0.10~0.50 g/L),IgM 0.06 g/L(0.20~1.00 g/L)],而 IgE 升高 [782 kU/L(0~10.9 kU/L)]。

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99×109/L(0.1~1.0×109/L)],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细胞亚群分析未发现 B 细胞和正常 T 细胞。

肝功能异常,γ-谷丙转氨酶 752IU/L(1~55IU/L),碱性磷酸酶 429IU/L(126~524IU/L),天冬氨酸转氨酶 110IU/L(10~77IU/L。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 1.83(正常水平 1)。

同时对腹部皮损行环钻活检,组织病理学可见致密性角化过度伴轻度角化不全(图 3a)。高倍视野可见由淋巴细胞、灶状坏死细胞和凋亡性角质形成细胞组成的界面皮炎,类似于移植物抗宿主病(图 3b)。同时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无鱼鳞病或湿疹特征。

图3.png
图 3. 腹部皮损组织病理:(a)致密性角化过度,伴轻微角化不全;(b)由淋巴细胞、卫星灶细胞坏死和凋亡性角质形成细胞组成的界面皮炎,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 [HE 染色,原始放大倍数(a)×20;(b)×100]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病理学表现,最终考虑 Omenn 综合征(Omenn syndrome,OS)。

病例学习

新生儿期红皮病临床罕见,病因可分为炎症性(特应性皮炎、银屑病、脂溢性皮炎)、感染性(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念珠菌病)、药物性、遗传性皮肤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如 Omenn 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DiGeorge 综合征和 Wiskott-Aldrich 综合征)。

对于免疫缺陷、发育不良和红皮病的新生儿,应特别考虑原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可能。

Omenn 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表现为新生儿期红皮病、淋巴结病、肝脾肿大、腹泻、发育不良,常伴 IgE 升高、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Omenn 综合征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通常偏高或正常,而 T 细胞水平通常正常。

Omenn 综合征表型可与各种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型相关,最常见的是重组激活基因 1 和 2(RAG-1/RAG-2)突变。这种突变导致自身反应性 T 细胞寡克隆扩增和循环 B 细胞显著减少。

由于无法合理调节免疫系统,这些异常的 T 细胞会渗透至器官(器官肥大)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从而促发自身免疫和过敏性炎症。其中,母胎植入(maternofetal engraftment)可导致皮肤组织病理表现类似于移植物抗宿主病。

值得注意的是,未经治疗的 Omenn 综合征在婴儿期可能致命。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会导致免疫已有严重受损的患者发生细菌和真菌感染。

治疗上,泼尼松龙和环孢素可抑制自身反应性 T 细胞克隆,即发挥免疫调节治疗作用。骨髓移植或可恢复正常免疫系统,达到治愈目的。

本例患儿基因筛查显示 RAG-1 纯合子突变,住院期间接受了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后肠道和皮肤炎症明显改善。6 月龄时,患儿仍在住院,拟接受骨髓移植治疗。

总之,本例展示了特殊原因引发的新生儿红皮病。临床遇见类似病例,寻找和确定潜在原发疾病相当重要,这有助于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甚至挽救生命。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费杨虹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