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真菌感染:毛壳菌属皮下霉菌病 1 例

2015-08-19 10:55 来源:丁香园 作者:cindylyy
字体大小
- | +

毛壳菌属是自然界常见的真菌,一般生长在砾岩地带的土壤或植株残体中,菌丝外观类似绳索。临床上,毛壳菌属感染后出现症状的病例较为罕见。近期来自印度的 Vasudevan 教授报道了 1 例毛壳菌属致皮下感染,并累及胸腔的病例,刊登在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杂志。

基本病史

患者男性,47 岁,左上臂、左肩及邻近的左胸和上背部多发性肿块 10 年余。起初为左上臂孤立性小结节,呈黑色突起,2 月后结节逐渐增大,无角栓排出。随后,类似皮损逐渐累及左臂,左肩以及左上胸部。

皮损起因不明,无局部外伤史。患者为农民,经常接触谷物及肥料,发病 2 月前曾感觉左臂抬起及颈部活动困难,其他病史包括 2 型糖尿病史。

1.jpg
图 1. 患者皮损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示全身健康状态良好,左上胸部及邻近的左上臂、左肩和上背部多发性结节、溃疡,伴条索状瘘管窦道形成(图 1 所示),受累皮肤呈轻度红斑水肿,触之较硬,有清澈透亮液体流出,未发现角栓。愈合后皮损呈增生性瘢痕,零散分布在在活动性结节溃疡之间。血常规检查示血糖水平升高,余未见异常。

皮损处脓液刮取检查观察到真菌菌丝,组织活检示真皮层致密的肉芽组织,伴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其他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1.jpg
图 2. 皮损组织活检镜检结果及真菌培养结果

高倍镜下发现真菌球状菌体呈松散的纤维样排列,Splendore–Hoeppli 现象阳性(图 2a 所示),PAS 染色和 Grocott-Gomori 六胺银高温染色证实为真菌(图 2b 所示),经琼脂基培养确定为毛壳菌属 Chaetomiumsp 株(图 2c 所示),乳酸酚蓝染色示典型毛发样闭囊壳及散发出来的孢子(图 2d 所示)。

2.png
图 3. 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

胸部 X 线片及 CT 检查示左上胸壁一软组织肿块,肿块尺寸 42 mm x 32 mm x 31 mm,并累及胸腔内左肺心尖区(图 3a,3b 所示),包绕锁骨下动静脉,并在锁骨下静脉近端发现血栓形成(图 3c,3d 所示)。包括主动脉、上腔静脉、气管、食管等纵隔内组织器官未见异常。

治疗

患者经口服伊曲康唑 200 mg/次、1 日 2 次治疗后,皮损症状明显改观。与呼吸科、胸外科医生会诊后,嘱患者抗真菌继续保守治疗。

病例学习

毛壳菌属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致病形式为机体对其二次代谢产物的过敏效应。确诊试验为真菌培养,其特征为适宜温度 37℃ - 42℃,14 - 21d 内生长迅速,菌体呈白色至浅黄色,分泌物起初呈粉红色后逐渐变棕色,子囊壳开口直径 100-250 μm,刚毛薄壁弯曲,顶端有单一的囊孢子口。

临床上,毛壳菌属致胸壁受累需要与曲霉菌属所致的肺部感染相鉴别。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感染较为敏感,其他药物还包括氟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等。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刘媛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