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结节病是一类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皮肤发病约占三分之一,皮损典型表现为皮肤形态学改变,包括丘疹、斑块等,面部、躯干和四肢为好发部位。
介于可能对某种治疗方案产生耐受或成功治愈后出现复发,皮肤结节病的治疗存在一定难度。目前,一线治疗方案包括局部或病灶内给予类固醇,或者系统性糖皮质激素以皮损进展,而局部他克莫司可作为糖皮质激素治疗失败的二线治疗方案。
在近期 JEADV 杂志上,意大利 Placa 教授等报道了一例女性面部丘疹性结节病经局部吡美莫司治愈的病例,现介绍如下。
基本病史
68 岁女性患者,因面部毁容性皮肤结节病就诊,1 年前曾诊断为肺部结节病,并经系统性类固醇治疗后肺部症状改善。就诊时,可的松剂量减至 12.5 mg/d(0.3 mg/kg·d)。
体格检查示,面部前额、颞区、耳郭、颊部等多处丘疹和斑块,颜色不一,以紫罗兰色或红棕色为主,偶见溃疡或中心萎缩(如图 1 所示),头皮、鼻子及身体其他部位为受累。就诊前,患者曾数月使用 OTC 局部糖皮质激素,但未见症状改善。
图1. 患者就诊时皮损临床表现
治疗及预后
基于临床表现及初步诊断,遂采用局部匹美克莫司 1% 乳膏涂抹,1 日 2 次,同时,强的松逐步减量至每隔 1 天给予 12.5 mg。治疗 1 个月后,皮损面积缩小,症状逐渐改善。
为避免潜在副反应,匹美克莫司乳膏减量至 1 日 1 次,维持 1 月,随后 2 月再减量至每隔 1 天 1 次,同时,强的松减量至每隔 1 天 6.25 mg。治疗 4 个月后,皮损近乎痊愈,匹美克莫司乳膏减量至 1 周 2 次(如图 2 所示)。至发稿时,患者仍接受治疗,包括强的松 5 mg/次,1 周 2 次,匹美克莫司乳膏 1 周 2 次。
图2. 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病例学习
他克莫司和匹美克莫司为临床上常用的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CI),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常特应性皮炎的二线治疗方案。面部长期外用类固醇可导致严重副反应,包括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以及色素沉着过度。
因此,TCI 类药物较类固醇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尤其是吡美莫司乳膏,其含有的脂类和高渗性物质可使药物有效穿透表皮层,在面部、外生殖器等部位效果更为显著。
除特应性皮炎之外,TCI 类药物还作为糖皮质激素的有效替代方案,广泛用于治疗扁平苔癣、硬化性苔藓、溢脂性皮炎、银屑病、白癜风以及浆细胞性龟头炎等。
TCI 类药物治疗结节病的药理作用可能为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从而参与调节肉芽肿形成。因此,还需进一步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吡美莫司治疗皮肤结节病的效果和探究相关药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