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小汗腺汗孔瘤的诊断挑战

2016-07-08 14:12 来源:丁香园 作者:cindylyy
字体大小
- | +

小汗腺汗孔瘤(eccrine poroma,EP)是一种好发于足底、足侧缘等部位的良性汗腺肿瘤,呈孤立结节,组织学上起源于末端汗管的外层细胞和真皮上部的小汗腺导管。

在近期 JAAD 杂志上,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临床医院皮肤科黑色素瘤中心 Puig 教授等介绍了 2 例 小汗腺汗孔瘤,并分享了诊断时的注意要点,现介绍如下。

1.bmp
图 1 第 1 例患者皮损的临床表现(A),皮肤镜检查结果(B),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C、D)以及皮损活检检查结果(E)

2.bmp
图 2 第 2 例患者皮损的临床表现(A),皮肤镜检查结果(B),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C、D)以及皮损活检检查结果(E)

临床表现

第 1 例患者为 64 岁男性,曾患有表面播散性黑色素瘤,近期于下腹部新发红斑皮损(图 1A 所示)。第 2 例患者为 50 岁男性,表现为无症状性粉红色皮损,直径 0.5 cm,伴触痛(图 2A 所示)。

皮肤镜表现

第 1 例患者皮肤镜检查结果示皮损区域呈淡粉红色,边界不清,皮损外周及粟粒样囊肿处血管盘曲不规则(如图 1B 所示)。第 2 例患者皮肤镜检查结果示皮损呈粉红色肿块,中央伴溃疡形成(图 2B 所示)。

共聚焦显微镜表现

2 例患者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较为相近,均呈低透光的卵圆形细胞巢,内含细胞不规则增殖,伴非栅栏形态(图 1C 和 D,图 2C 和 D 所示)。在细胞巢附近区域,研究人员发现多处黑洞结构,并认为是汗腺及汗腺导管。

组织病理学结果

第 1 例患者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后,检查结果确诊为真皮导管瘤(图 1E 所示)。第 2 例患者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后,检查结果确诊为典型小汗腺孔瘤(图 2E 所示)。

病例学习

本例中,研究人员介绍了 2 例小汗腺孔瘤,可基于皮肤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如非典型性低透光蜂巢结构、与正常上皮细胞分离以及黑洞结构等,作出初步诊断,后续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诊。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费杨虹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