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玫瑰痤疮)与蠕形螨病临床常见,但对于酒渣鼻、蠕形螨及蠕形螨病的关系不甚明了,在此通过文字及图表做一简略阐述。
蠕形螨
图 1. 毛囊口及皮肤表面的蠕形螨
蠕形螨俗称毛囊虫,寄生于人体的仅两种,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已发现蠕形螨可见于以下皮肤障碍:伴或不伴红斑的面部瘙痒、无毛细血管扩张或面红的痤疮样皮疹、睑缘炎、脂溢性皮炎、面部或头皮丘疹脓疱性皮疹、酒渣鼻样蠕形螨病、酒糟鼻、口周皮炎,以及化疗致免疫抑制患者或 AIDS 患者的皮肤损害。
蠕形螨病
图 2. 蠕形螨病:伴红色丘疹的瘙痒性红斑,似中度酒渣鼻
图 3. 蠕形螨病:双颊部伴红色丘疹的早期脓肿
蠕形螨病的诊治仍具挑战性。对毛囊皮脂腺疾病起源的疾病(包括酒渣鼻、革兰阴性毛囊炎、蠕形螨毛囊炎、口周皮炎及脂溢性皮炎)的正确治疗应该建立在对基本发生机制的理解及临床的鉴别诊断之上。不幸的是,这些疾病仍被惯以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进而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及继发性蠕形螨病等。
一般说来,蠕形螨病诊断有赖于临床表现、蠕形螨计数及治疗反应相结合。上图均为蠕形螨病,临床表现可与酒渣鼻类似,但还有其他非特异性表现,如:毛囊性鳞屑、发红、皮肤敏感、瘙痒、毛囊周围斑疹或丘疹、不典型湿疹样皮疹、毛囊炎、孤立的炎性丘疹、色素沉着。其临床表现分类见表 1。
表 1. 蠕形螨病的临床表现
注:*原发性蠕形螨病指蠕形螨是导致皮肤损害的病原体,**继发性蠕形螨病指皮肤病与蠕形螨有高共存率
应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即可识别蠕形螨,做出辅助诊断。若有荧光显微镜或偏光显微镜,那么临床医生则可更好地做出判断。最常用的是标准化皮肤表面活检(SSSB),该技术使用氰基丙烯酸酯凝胶获取角质层及毛囊内容物。
对阳性结果的解释可能略有不同,因为尚未达成共识。有人建议每个病例进行 5 次 SSSB 检查,活的毛囊蠕形螨密度超过 5 /cm2 为阳性,此方法可能是诊断蠕形螨病的有力工具,当毛囊蠕形螨密度超过 5 /cm2 时,诊断特异性 98%。另有临床简单可行的计数是,单个光镜低倍视野下见到 5 个及以上的蠕形螨,可判定为阳性。其他方法如组织病理也是确诊手段之一,如下图。
图 4. 口周皮炎样蠕形螨病。A. 34 岁男性,下颏及左面颊部多量红色丘疹脓疱 3 月;B. 治疗 2 周后皮疹消退;C. 组织学示毛囊及血管周围密集的淋巴组织细胞浸润,真皮中丰富的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D. 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漏斗部中可见至少 5 条蠕形螨(C、D 为 HE 染色,原始放大:C×20,D×100)
治疗方面,大多数情况下,外用含或不含红霉素的过氧化苯甲酰、苯甲酸苄酯、γ-六氯环己烷(六六六)、甲硝唑、苄氯菊脂以及口服伊维菌素可有效治疗蠕形螨病。外用与口服药物联合则可用于顽固性病例。值得注意的是,口服四环素对蠕形螨无效,同时对酒渣鼻的疗效尚有争议。
酒渣鼻
图 5. 酒渣鼻:29 岁女性,中重度持续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红色丘疹及小脓疱
图 6. II~III 期酒渣鼻:50 岁女性,面部毛细血管扩张、丘疹和脓疱,稍肿胀
酒渣鼻可能是一种多因素起源的疾病,其潜在病因可能有血管异常、真皮基质变性、环境因素及微生物(蠕形螨等),这些全部证据主要是间接来源。然而,组织病理学及临床观察表明,毛囊皮脂腺的炎症是酒渣鼻的关键发病机制。蠕形螨可能起到致病作用,同时个体的免疫反应可改变对其炎症反应的程度。
酒渣鼻通常表现为面中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并常有丘疹及脓疱。其特征是发作性复发与缓解,可分为四期:
1 期:发作性面红(酒渣鼻前期)
2 期:持续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
3 期:丘疹和脓疱
4 期:鼻赘(肥大性酒渣鼻)
表 2. 酒渣鼻的主要亚型及变型
注:*主要亚型,**变异型
酒渣鼻与蠕形螨、蠕形螨病的关系
Meta 分析业已显示,蠕形螨感染与酒渣鼻的发展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事件发生时间分析显示,它是酒渣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且蠕形螨感染程度相较于感染率来说,对酒渣鼻的起更加重要的作用。
同时,其他文献显示,蠕形螨在酒渣鼻 2 期时开始参与,毛囊蠕形螨可在 86% 酒渣鼻患者中检测到,且更常见于长期或过度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患者,这些患者皮损后期常发展为上皮样肉芽肿,其红斑累及所有使用激素的区域并常发生萎缩。
图 7. 微生物在酒渣鼻的作用假设。
上图展示了包括毛囊虫在内的微生物在酒渣鼻的作用假说,即:
有酒渣鼻倾向的皮肤在未感染之前增加微生物传感表达及正常菌群数目;
共生微生物可能通过模式识别受体或改变耐受而触发酒渣鼻的炎症;
酒渣鼻皮肤的生理性或炎症性改变,可能会创造适宜微生物生长或代谢的微环境;
共生微生物的变动或非共生微生物的进入可能导致炎症通路的进一步激活,进而使疾病恶化或出现特异性症状;
清除微生物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可临时改善酒渣鼻症状、恢复微生物平衡。
上述图示表明,尽管微生物可能不是酒渣鼻发病的关键因素,但它们可能是炎症发生的触发因素或强化因素。
图 8. 蠕形螨病与酒渣鼻的病理生理学假说
上图从另外的方面具体阐述了蠕形螨病与酒渣鼻的病理生理学假说:(1)疾病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开始(绿色为可能的有利因素);(2)多个可能的恶性循环(绿圈);(3)蠕形螨对两种免疫作用的平衡(红线);(4)蠕形螨病分类的优势转化。
蠕形螨对免疫系统可能有两种相反作用:一方面,可能分泌免疫抑制因子,使其显著增殖而不受抑制(大多数寄生虫亦如此);另一方面,当蠕形螨侵蚀人体细胞时,可能出现表皮微小磨损,进而刺激免疫系统。两者的平衡决定着蠕形螨病的临床症状:若免疫抑制作用为主,毛囊性糠疹发生;若免疫刺激作用胜过免疫抑制,则其他蠕形螨病发生。
总结
图 9. 蠕形螨病与酒渣鼻的关系模式
蠕形螨与酒渣鼻均为毛囊皮脂腺疾病起源的疾病。蠕形螨病病因为蠕形螨感染,其诊断有赖于临床表现、蠕形螨计数及治疗反应三者结合。酒渣鼻为多因素起源的疾病,部分酒渣鼻属于继发性蠕形螨病范畴,蠕形螨感染与其发病密切相关,但一般认为蠕形螨在这类酒渣鼻中的是炎症发生的触发因素或强化因素,而非直接病因。
蠕形螨病与酒渣鼻的关系模式如上图。治疗上,蠕形螨病与酒渣鼻不一样,前者治疗针对蠕形螨感染,后者以抗炎症反应为主综合治疗,其中口服四环素对蠕形螨无效,同时对酒渣鼻的疗效尚有争议。
主要参考文献
Moravvej H, Dehghan-Mangabadi M, Abbasian M R, et al. Association of rosacea with demodicosis[J]. Arch Iran Med, 2007, 10(2): 199-203.
Hsu C K, Hsu M M L, Lee J Y Y. Demodicosis: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J]. J Am Acad Dermatol, 2009, 60(3): 453-462.
Forton F, Germaux M A, Brasseur T, et al. Demodicosis and rosacea: epidemiology and significance in daily dermatologic practice[J]. J Am Acad Dermatol, 2005, 52(1): 74-87.
Forton F M, Germaux M A E, Thibaut S C, et al. Demodicosis: descriptive classification and status of Rosacea, in response to prior classification proposed[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5, 29(4): 829-832.
Holmes A D. Potential role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rosacea[J]. J Am Acad Dermatol, 2013, 69(6): 1025-1032.
OLIVIER C, ROBERT P D, DAIHUNG D O, et al.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emodex infestation and rosacea[J]. Arch Dermatol, 2010, 146(8): 89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