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角质形成细胞所致,临床上十分常见,根据皮损形态和部位可分为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和生殖器疣。其中,跖疣是发生于跖部无毛皮肤的寻常疣,多由HPV-1、3和4型所致,足底受压、摩擦、潮湿和外伤是本病的易感因素。
跖疣皮损最初为角化性小丘疹,表面粗糙,逐渐变大的疣体在压力和摩擦作用下变得坚硬,中心粗糙易出血,可见特征性的出血点或黑点,疣体周围则形成明显的角质环(见图1)。患者行走时可自觉疼痛。
图1 跖疣的临床表现
由于跖部角质层肥厚,各种治疗穿透至表皮深层的能力有限,跖疣治疗尤为困难。文献报告的治疗手段多达数十种,包括激光、冷冻、温热、光动力疗法以及不同类别的药物,然而没有哪种治疗称得上疗效满意,正印证了那句医学格言:「任何疾病治疗成功的概率与该病的推荐治疗方案数量成反比」。
激光、冷冻或手术等物理治疗在临床上常用,由于治疗痛苦或疗效问题,许多患者无法或不愿接受这些有创治疗,此时,药物治疗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一种替代选择。本文总结了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皮肤疣治疗指南推荐用于跖疣的外用药疗法:
1 破坏性治疗
(1)15%~40%水杨酸
水杨酸通常以火棉胶或聚丙烯酸为溶剂,通过促进表皮细胞剥脱发挥治疗,同时作为一种刺激剂,还可能刺激宿主免疫。一项研究显示,采用40%水杨酸软膏和每两周一次棉签冷冻治疗13周,跖疣治愈率分别为33%和30%。(证据水平1+,推荐等级A)
2 杀病毒治疗
(1)甲醛
可采用3%~4%的甲醛溶液浸泡治疗跖疣,每日15~20分钟,共8周,但应同时使用润滑剂保护正常皮肤。在一项开放性研究中,646例儿童跖疣患者接受3%甲醛溶液治疗,治愈率高达80%。(证据水平3,推荐等级D)
(2)戊二醛
据报告10%戊二醛治疗跖疣的疗效与水杨酸相同,25例顽固性疣患者接受该治疗,治愈率为72%。但反复使用戊二醛存在深部组织坏死的风险,尤其是浓度高于10%时。(证据水平3,推荐等级D)
3 抗增殖治疗
(1)地蒽酚
在一项小型研究中,24例镶嵌型跖疣患者每日外用2%地蒽酚治疗10个月,治愈率为71%。(证据水平2-)
(2)鬼臼树脂和鬼臼毒素
鬼臼毒素通过抑制有丝分裂纺锤体干扰细胞分裂,对正常皮肤和疣体均有影响,高浓度和大面积使用存在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在一项小型开放性研究中,40例跖疣患者接受25%鬼臼树脂治疗3个月,治愈率为67%。(证据水平3,推荐等级D)
(3)5-氟尿嘧啶(5-FU)
5-FU抑制DNA合成和基底细胞分裂,治疗手足部病毒疣有效。有报告5%浓度的5-FU乳膏治疗跖疣12周的治愈率为95%,远高于安慰剂组(10%)。(证据水平2+,推荐等级C)
4 外用免疫治疗
(1)5%咪喹莫特
咪喹莫特通过诱导合成α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2而刺激炎症反应,已证实了在肛门生殖器疣中的疗效。在治疗跖疣时,一般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每日2次,疗程≤6个月。(证据水平3,推荐等级D)
(2)接触免疫疗法
二苯环丁烯酮(DPC)或二丁基酯角鲨烯酸(SADBE)接触免疫治疗可诱发疣体超敏反应,引起局部免疫应答。用法为初始每周2次治疗,逐渐减少至每3周一次,持续3~6个月。2项回顾性研究显示,DPC治疗掌跖病毒疣的治愈率为88%。(证据水平2+,推荐等级C)
综上所述,跖疣是一种常见而治疗困难的皮肤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客观病情和患者意愿,进行个体化治疗。有证据显示外用水杨酸、甲醛、戊二醛、地蒽酚、鬼臼毒素、5-FU、咪喹莫特、DPC或SADBE治疗跖疣有效,但应理解这些治疗多数为超说明书用药,有些临床证据有限。
参考文献
[1] Sterling JC, Gibbs S, Haque Hussain SS, et al. British Association of Dermatologist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utaneous warts 2014. Br J Dermatol, 2014, 171(4):696-712.
[2] 陈虹霞,邹先彪. 2014年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皮肤疣治疗指南解读.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5,8(5):360-362.
[3] Ahn CS, Huang WW. Imiquimod in the treatment of cutaneous warts: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Am J Clin Dermatol, 2014, 15(5):387-399.
[4] Gupta R, Gupta S. Topical adapalene in the treatment of plantar warts; randomized comparative open trial in comparison with cryo-therapy. Indian J Dermatol, 2015, 6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