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开始前,先来看一组皮损:
上图中的形态各异的皮损都是一种病因造成的,即本文的主题:人工皮炎。
人工皮炎定义为患者自我造成的皮损,以满足其不自知的心理需求,本病是最难诊断和治疗的疾病之一。近期,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的 Kluger N 医生在 Eur J Dermatol 上分享了对一组人工皮炎典型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现介绍如下:
研究概况
该病例系列研究纳入了 2014~2015 年在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诊断的 6 例患者,包括 5 例女性和 1 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龄 45.6 岁,其中 1 例患者的病程长达 11 年(见表 1)。
如本文开头所示,皮损包括水疱(3 例)、糜烂(3)、溃疡(2)、脂膜炎(2)和箍缩红斑(1)。组织病理学无特异性改变。患者均显示了人工皮炎的典型特征:皮损形状奇异,位于易抓到的部位(上肢 5 例,腹部和手部各 1 例),无其他皮肤病可解释皮损,患者无法解释自身的病情。
2 例患者分别接受了多达 10 和 15 次活检仍未获确诊。在 2 例患者的皮损中发现了少见细菌(粪肠球菌或阴沟肠杆菌)。仅 1 例患者有精神病既往史(双相型障碍)。所有患者均否认皮损为自我造成。
5 例患者的皮损经当治疗愈合,但其中 3 例又复发。3 例患者失访(其中 1 例认为他不需要复诊),1 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疗,1 例表现为缓解-复发,1 例痊愈后未复发。
病例学习
人工皮炎初诊时常难以识别,可被误诊为坏疽性脓皮病或皮肤血管炎,Kluger N 的病例展示了人工皮炎的一系列表现,以及这些患者「典型的」自然史。值得注意的是,2 例患者的年龄超过 70 岁,提示本病并不限于年轻人。
作者认为在 2 年时间内确诊的 6 例病例仅代表了人工皮炎的「冰山一角」,本病可能存在较大程度的漏诊,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检查、反复活检和治疗。医生应提高对人工皮炎敏感性,在面对无法解释的慢性皮肤病时想到本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