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荨患者的拷问:谁在咬我?它在哪里?

2020-04-02 22: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吴大兴
字体大小
- | +

丘疹性荨麻疹(Papular urtic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所致的一种超敏反应,也称虫咬皮炎,临床特征为多发的鲜红色风团样梭形丘疹或丘疱疹,瘙痒明显。皮肤科医生常需回答患者「何虫所咬?」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推测致病昆虫来源的小 Tip:

丘荨好发于儿童,以腰、踝等皮肤暴露部位多见,表现为鲜红色梭形丘疹,长轴与皮纹平行(见图 1),顶端常有小水疱或结痂(见图 2),严重者可出现水疱、大疱或弥漫性荨麻疹样斑块(见图 3),愈后遗留色素沉着。

1.jpg
图 1. 颈部和左上胸部多发性红色丘疹(来源:Leung 等 2018)

2.jpg
图 2. 小腿红丘疹顶端有结痂(来源:Leung 等 2018)

3.jpg
图 3. 上肢风团样丘疹和斑块(来源:Leung 等 2018)

患者受到叮咬后可即刻发病,或延迟 2 周以上发病,故难以判断叮咬发生于何时,加之多数患者并未看到寄生虫,许多患者不相信本病为虫咬所致,给病因解释和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带来了困难。

有些患者在草地、树林等蚊虫孽生环境活动后很快发病,提示可能由蚊、咬蠓等叮咬所致,患者应尽量避免暴露于此类环境,或在进入这些环境前应做好必要的防护,避免皮肤裸露在外,或喷水驱虫药。

有时,皮损会呈现 3 个以上形态一致的丘疹排列成线状或三角形,这种特殊的分布模式被称为「早餐、午餐和晚餐」征(见图 4),可能是寄生虫在吸血过程中突然受到衣物摩擦等因素的惊扰后离开原处,并很快就近再次叮咬所致,提示为致病节肢动物为臭虫或蚤(见图 5)。

4.jpg
图 4.(A)「早餐、午餐和晚餐」征模式图;(B)犬蚤叮咬所致;(C)臭虫叮咬所致(来源:Peres 等 2018)

5.jpg
图 5. 臭虫和蚤:(A)温带臭虫;(B)猫蚤;(C)犬蚤(来源:Peres 等 2018)

有些丘荨患者伴有一侧或双侧上睑红斑和水肿,常在晨起后发现,称为「眼睑征」,提示臭虫叮咬。

「早餐、午餐和晚餐」征和「眼睑征」这两个特殊征象可为寻找和消除致病节肢动物提供线索,患者应消除居住环境中家具、地毯、床垫、墙缝等处可能隐藏的臭虫,对这些臭虫栖息场所和物品进行清扫、烫洗或晾晒,豢养动物者还应消除动物身上寄生的跳蚤。

参考文献

[1]      Peres G, Yugar LBT, Haddad Junior V. Breakfast, lunch, and dinner sign: a hallmark of flea and bedbug bites. An Bras Dermatol, 2018, 93(5):759-760.

[2]      Leung AKC, Barankin B, Leong KF. Pruritic erythematous papules in a previously well teenager. Paediatr Child Health, 2018, 23(2):119-121.

「文章内容仅用于学术探讨,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编辑: 费杨虹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